随着就业形势的灵活多样,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许多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务工人员等流动性大的群体中出现了很多党员,流动党员是一个特殊而又普通的群体,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和收纳。但是,就目前来看,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几点问题:一是党员去向难把握。外出务工党员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一些基层党组织对于外出流动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管理不严,制度不严,台账不全,导致部分流动党员来去自如,外出不报告,不联系,逐渐与党组织脱离。二是组织生活难开展。外出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很难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只依靠春节假期参加学习活动;部分流入地对流动党员采取“放养”方式,多数流动党员不能参加流入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少部分流动党员不去主动联系流入地党组织,隐瞒自己党员身份。由此造成党员正常的组织生活及教育培训难以做到实处。三是教育管理难到位。外出流动党员不能自觉的与属地党组织靠拢,既不参加线上学习,也不按时汇报思想,导致党组织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党员日常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流动党员都很难落实,致使外出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四是党员关系难接转。按照规定,外出时间六个月以上、外出地点相对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所去地区党组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跨省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多、耗时长,而且还存在很多地方不愿接收的问题,因此造成了党员人流动起来,但组织关系却无法及时流动起来。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保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想要对流动党员管理好,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联络,确保离乡不离党。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流动党员工作联系点,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微信群。利用春节重要节假日等党员返乡时机,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组织生活会、远程教育学习等活动,并详细了解他们在外工作、生活等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教育,确保学习不脱节。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定期在村党支部流动党员微信群内发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内容,为流动党员充电提能。积极借助网络媒介与党员交流思想、分享心得,破除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困境。三是建章立制,确保党员不掉队。要立足经常性工作,把对外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措施、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出党员管理机制。四是网上转接,确保流动不流失。党员外出前,先到支部报告,再到所在党(工)委登记备案,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提出申请,简化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对于需要开具纸质版介绍信的要做好登记,明确要求邮寄回执,一人一单,确保不遗漏。(吴彦卓)